Quantcast
Channel: 居士闲居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

伍子胥须白难过关,杨玛法泪洒大长安

0
0

伍子胥须白难过关,杨玛法泪洒大长安

——一场有纪念意义的《文昭关》


“长安城内把衣换,薛平贵也有今日天”。出剧场的时候,70多岁高龄的杨乃彭先生还在台上动容地返着一段《大登殿》。我不知道老先生当时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心情,但是我可以肯定,这两句唱很应景儿。因为,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在大长安城“崴”了。纵横江湖数十年,真想不到在边缘化的西北,一折《文昭关》忘却了初心。

杨祖最终落脚在天津,“杨派”的根基在天津。余生晚矣,自从追随老恩师学习“杨派”艺术以来,一直敬慕前贤,从不敢越雷池半步。恩师说哪年可以学《清官册》,哪年可以学《文昭关》,哪年可以学《洪羊洞》,是要按规律行事,切不可拗天理。《清官册》大段念白带成套的“二黄”,是打基础长功力的模板,况且老恩师在1957年陪杨三爷录《武家坡》前,静场录了一版《宿店》的录音,已成规范;《洪羊洞》集所有“二黄”的精华于一体,没有四十年功力是体味不到回光返照的精髓;《文昭关》从“西皮”到“二黄”,无一处不渗透着杨三爷的心血,乃至杨祖在1958年去世前三天还在修改四句“我好比”的腔儿、跟杨大爷对《法场换子》的反调。伍子胥这个人物特别适合三爷的艺术风格:穷途末路,满腹冤仇,一腔悲愤。且不说《临潼会》的豪迈、《战樊城》的智勇,单就《文昭关》的闷帘“马来”,就值一张戏票。


早半个月就定了18号的戏票,双排号正冲上场门看角儿的出场。师兄弟们去听杨乃老师的《昭关》,毕竟在西安看大角的机会不多,而且杨玛法又是大家心中的神,高山仰止一样伟岸。戏单上写的很清楚杨乃鹏()饰演伍子胥(前、后),汤云碌饰演伍子胥(中)。大家也就是冲着乃先生的几句“散板”来的,后面接“二六”也在意料之中,毕竟乃彭老师也是一把年纪的老艺术家了,中间的“叹五更”是个唱杨派的都会唱,而且乃先生盛年的录音已在脑海中有完美的烙印。前三折《小商河》、《八珍汤》、《别姬》都是娃娃们演的,虽然缩水的厉害亦或路子差异很大,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,终于熬到《昭关》了。


“天津名小孩”刘小源的东皋公一个过场,后面一句“马来”,上来的不是乃先生,一直到最后“有请家爷”出来的还是汤云碌(票友金奖)。此时观众席间一看客高喝“我们花钱是看杨乃的”,于是前台炸窝了,倒好声此起彼伏。有另一观众(黄衣服,肥胖中年女性)对前一位看客高喝“不愿意听就滚出去”此乃事端之发酵粉也。


绝大多数西安的观众虽然没有见过几位京剧大腕,但是大家都怀有爱戏之心才坐到剧场中的。看戏买票,天经地义。我们从来都是敬畏艺术,不敢对艺术怀有丝毫不敬。要说金奖票友唱的不好?倒也规矩。只是对这种“挂着羊头卖狗肉”的做法深恶痛绝,而事先没有对观众做出任何解释,事后天津院对剧场工作人员发难,这就有点不讲江湖规矩了!古人云“店大欺客”“江湖水深”,不知此出《昭关》按此演法在天津的台口上会是一番何景象?(另悉:天津京剧院挨了倒好,散戏跟剧场的工作人员吵架,真长脸!)

杨祖在天有灵,不知作何感想!

且不论当今的红氍覦上还有几个演员在坚持,更不论观众席间还有几个看客在坚守。“戏比天大”是每一个把戏爱到骨子里的人一生要追随的法则和底线。杨乃先生也许是“躺着中枪的人”,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知道戏单的排写?但是乃先生以后肯定会记得,在诸如西安这种京剧不发达的小地方都有真正爱杨派、爱玛法、买票看他戏的观众!(玛法,满语敬称,“老大爷”的意思,在2000年前后我们有一个爱杨派的群,当时玛法也在,这是我们对乃彭先生最大的爱称。)
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!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

Latest Images